我院師生在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能源經濟學術創意大賽中喜獲國家特等獎
5 月 24 日至 25 日,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能源經濟學術創意大賽總決賽在山西财經大學圓滿落幕。安全學院憑借作品《碳尋安全-礦井瓦斯智能監測與安全應答系統》從全國 724 所高校的 31388 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斬獲國家特等獎。該作品由王連聰教授悉心指導,團隊成員溫馨、張澤等同學曆經一年多時間調研、實驗與應用,最終以創新性的解決方案和紮實的學術功底赢得評審團高度認可。
本屆大賽以 “數智驅動未來:能源轉型與低碳管理新範式” 為主題,聚焦能源經濟領域前沿議題,吸引了清華大學、複旦大學等 200 餘所高校及研究機構的 600 餘名專家學者參與。我院團隊作品《碳尋安全-礦井瓦斯智能監測與安全應答系統》緊密圍繞國家 “雙碳” 戰略,針對 煤炭行業的瓦斯監測時效性低的難題,通過優化特征吸收峰區間,确立氣體特征吸收峰指紋區,改進并利用紅外光譜法對于煤礦氣體進行定性定量檢測。該作品不僅在理論層面突破傳統研究框架,更通過數據實驗,展現了 “從實驗室到現實場景” 的轉化潛力,最終在全國僅 0.18% 的特等獎獲獎率中脫穎而出。
頒獎儀式上,山西财經大學校長田祥宇高度肯定了參賽作品的學術價值與實踐意義,強調 “能源轉型需青年力量勇擔使命”。我院團隊代表溫馨表示:“從選題到落地,每一步都離不開指導老師的專業引領與團隊的日夜打磨。這份榮譽不僅是對我們學術能力的認可,更是激勵我們繼續深耕能源經濟領域的動力。”
談及備賽曆程,王連聰教授表示:“大賽是檢驗學生綜合能力的試金石。我們始終鼓勵學生‘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通過實地調研發現真問題、提出真方案。” 在近一年的備賽周期中,指導團隊不僅為學生提供方法論指導,更帶領學生深入煤礦開展實證研究,将課堂所學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老師的悉心指導與人格魅力,成為團隊攻克學術難關的堅實後盾。 随後,團隊成員與王連聰教授拍攝了具有紀念意義的合影。照片中,師生手持榮譽證書,笑容洋溢,展現了我院 “教學相長、科研共進” 的良好氛圍。
這一成績彰顯了我院在能源經濟學科建設中的特色與優勢。學院将繼續加大對學術競賽的支持力度,為學生搭建更多‘産學研用’一體化平台。團隊作品計劃進一步深化研究,推動成果轉化。此外,學院将于近期舉辦 “學術經驗分享會”,邀請獲獎師生與低年級同學交流備賽心得,助力更多學子在學術創新中嶄露頭角。
此次獲獎不僅是我院師生科研實力的集中體現,更是響應國家能源戰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生動實踐。未來,學院将繼續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培養更多具有家國情懷與創新能力的能源經濟領域棟梁之才。
初審:董 哲
複審:王利舟
終審:李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