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學科專業是高等教育體系的核心支柱,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平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根據科技發展新趨勢,優化高等學校學科設置、人才培養模式,為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培養急需人才。”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們進一步調整優化高校學科專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當今世界的科技競争說到底是人才競争和教育競争。高校是新知識、新技術的重要發源地,在高素質人才培養中發揮着基礎性作用,承擔着科學研究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主要職能。學科專業結構是高等教育體系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學科專業結構調整也是高校推進現代化進程的重要環節。高校應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學科專業,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和拔尖人才培養,着力加強創新能力培養,逐步形成高水平人才自主培養體系和特色優勢學科專業集群。
建立适應科技發展趨勢的資源集成調配機制。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革命深入發展,重大科技創新正在引領社會生産新變革,各種新技術的發展正在重塑教育形态,高等教育進入提高質量、調整結構的内涵式發展新階段。高校應根據科技發展新趨勢,優化學科設置、人才培養模式,同時要準确把握黨中央、省委的重大政策取向,增強外部體制機制改革協同與政策協調,充分發揮各類資源的集聚效應和放大效應。要加強對各類需求的針對性研究、科學性預測和系統性把握,密切關注各地、各行業、各部門的人才需求狀況,及時分析各方面人才發展趨勢,提升學科專業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匹配度,推動形成學校就業與招生計劃、人才培養的聯動機制。要完善社會參與改革、支持改革的合作機制,為高校學科專業優化調整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要超常布局急需學科專業,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和拔尖人才培養,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着力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和貢獻力。要根據國家戰略需求,加強優勢學科群、專業群建設,一方面要遵循學科發展規律,加強學科布局頂層設計,推進已經形成優勢的學科及學科群的快速建設;另一方面,要打破學科專業壁壘,通過設立交叉學科或協同創新平台建設,建立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學科生态群,同時要以适應新興戰略性産業發展、區域發展急需緊缺需要為目标,構建特色優勢專業群。
建立面向人才市場需求的學科專業預警和退出機制。高校學科專業結構調整需要國家政策、人才市場、教育主管部門、高等學校四者之間同步協調,人才市場需求是高校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工作的關鍵因素。高校要以人才市場需求為基準及時調整人才培養目标,優化與調配教育資源,制訂适應時代發展的學科設置與教學計劃,增強大學生對新時代創新要求的适應性,形成人才市場需求與高校學科專業結構優化調整機制改革的多維聚合。要建立常态化動态管理機制,不斷完善學科專業預警機制和退出機制。一方面,要聚焦國家戰略需求,突出特色優勢,增加适應性強的專業或課程,增強人才培養對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态新模式的适應度。比如,根據“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要求,加快傳統專業升級改造。另一方面,要布局新興專業。積極培育和增設新興、邊緣、交叉學科專業,以滿足科技發展對各類新興學科專業人才的需求。要依托産業建設專業、依托專業建設産業學院,深化産教融合,不斷壯大支撐未來産業的人才培養。要強化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協同,以學生人文底蘊的提升促進科技創新思維的提高,在其結合點上形成新的學科專業方向,以滿足複合型人才培養目标的需求。要删減成長性欠佳的專業或課程,及時淘汰不适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學科專業。通過增減專業或課程,不斷提高高校課程開發的主動适應力和應變性、提高課程開發的力度與深度。
建立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學科專業結構調整評估機制。要定期開展學科專業自評工作,通過内部自評與外部評估相結合,切實保障學科專業結構調整的質量。不斷完善評價制度,推進管辦評分離,委托第三方分年度完成本科教育教學評估及高校畢業生就業穩定性監測,引導高校推動本科專業動态調整,削減和淘汰評估不達标的專業,不斷優化專業結構,形成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專業體系。完善行業和用人單位參與機制。高校要建強專業設置評議專家組織,建立行業和用人單位參與的專業設置評議制度,引導高校因地制宜培養行業急需人才。要重視同用人單位的交流合作,及時掌握實際工作崗位需求的變化;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為學生實習實踐提供保障,對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知識和技能進行整體性把握,着力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積極促進經費與硬件投入。高校要定期發布學科專業建設專題規劃。比如,對專業設置符合國家戰略需求、招生情況良好、就業前景廣闊的特色優勢專業,根據績效考核情況給予分類傾斜支持,推動内涵式發展。
人才是第一資源。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立足新發展階段,高校要聚焦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不斷優化調整同新發展格局相适應的學科專業結構,推動形成學科專業結構協調、特色鮮明的高質量發展格局,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培養造就大批拔尖創新人才。
信息來源:山西日報
鍊接:http://epaper.sxrb.com/shtml/sxrb/20240813/1002398.shtml